欢迎来到棉花糖小说网

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 > 补明:明朝的特色――8股文(下)

底色 字色 字号

补明:明朝的特色――8股文(下)(1/3)

    标准是否代表着丧失活力?

    这是一个从古至今都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当一个问题的答案开始变得标准化了,那么是否也同样在扼杀着学习者的活性和天分,将他们变成一个个宛若机器的存在?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自从八股的格式被确定之后,这天底下的学子们为了能够在科举之上大放光彩,自然会比我们高考还要更加的疯狂。

    毕竟我们就算是高考过了,也不过是进入大学。

    科举过了....那是要当官啊!

    所以历代科举之中考试通过的文章都被直接刊印成册,直接成为了古代版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拟真题试卷”。

    这朝廷历代出题方向,这朝廷之前科举的发展局势等等等等.....

    这些东西在那个时代大行其道而且可谓是十分的受欢迎。

    在这种情况下,禁锢思想这四个字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就在当年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其实八股文的雏形就已经出现过了,可为什么数百年之后八股文的格式才正式成型?

    或者说,王安石既然已经开启了科举改革的头,为什么不在他那一朝做到最好。

    反倒是等到了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才将正确答案给进一步细致,紧跟着慢慢的大战到这个情况。

    要知道就算是王安石的时代,也不是没有出现过真正的文豪,儒豪。

    就算是王安石自己,对於这方面他也有着过人的实力,如果是为了规定答案,他为什么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规定。

    反而要走到这一步?

    王安石一口气儿在可居上直接做到了废眀经,升进士,开明法。

    但是他并没有进一步的深入下去,这是为什么,因为他很明白一件事情。

    除了那并没有什么卵用的诗词歌赋之外,策论这玩意也很诡异。

    策论,尤其是对国家大事的策论,他不是什么人都能写的。

    如果一个人的策论想要出彩,他需要的除了天赋之外还有大量的消息情报,大量的内部文件,以及各方势力乃至人员的一切情况。

    包括性格,包括能力,包括很多很多。

    这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干出来的事情。

    熙宁三年三月,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这对於那些身家普通的普通学子来说已经一件很公平的事情了。

    同时也算是对於科举的重要改革了。

    之后在熙宁四年二月的时候,正式颁新贡举制,废明经,专以进士一科取士。

    另设“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断案。

    同时在太学设立三个等级,逐级淘汰不合格的生员,学问和品德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而直接出任官职。

    在这一系列改革之中我们是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个现象的,

    那就是王安石除了在改革科举制度,让科举更加的公平之时,也努力的保证了科举内部的活力。

    这个活力,不仅仅是对於科举的一系列往公平的方向进入,更是保证了这是一摊活水。

    我们要知道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这天底下没有那件事情是能够做到十全十美,更加没有什么事情是肯定百利而无一害。

    正所谓福兮祸相依,祸兮福所倚。

    还是之前的那个例子,子不语怪力乱神。

    你可以理解为孔子曾言,不以正道在心要为鬼神所制。

    但我也可以理解为,孔子老大爷不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人到中年:娱乐圈的悠闲生活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港岛旧事 华娱之我即是天命 赘婿临门:重生农女种田忙 没野心的影帝 让你钓鱼,你钓起了核潜艇? 导演:特效太贵,只好实拍了 香江新豪门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