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棉花糖小说网

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势吞天下 > 第四十三章 曹操散流言 刘循开科举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十三章 曹操散流言 刘循开科举(2/3)

们越传越神。

    这是个士族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寻常的寒门庶族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

    更不用说那些走方郎中,石匠、木匠,他们都被视为下贱之人,现在倒好,他们居然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还可以做官。

    三个月后,科举开考,考场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一个叫马钧的人首先进入了刘循的视线,此人见当时织机五十条经线者有五十蹑(脚踏操纵板),六十条经线者六十蹑,便将织机一律改为十二蹑,大大提高了功效。

    好家伙,这可是大大地提高了织布的效率,刘循大笔一挥,点马钧为科学状元。

    惊喜连连,一个叫庞统的考生,治国之策写得头头是道,简直是妙笔生花。

    这可叫刘循惊喜之极,这个庞统,可是与诸葛亮其名的家伙,人称“凤雏”的顶级谋士啊。

    看来,这个庞统是考自己有没有识人的慧眼啊。也许他是怀才不遇,这时声名未显,未得其他诸侯重用,所以才来碰一下运气。

    听说这个庞统庞士元长相丑陋不堪,和张松有得一拚,也许那些诸侯见他这种长相,不大喜欢他吧。

    不用说,庞统被刘循点为了治国状元。

    更惊喜的还在后头,考武举时,吕绮玲三字出现在了刘循的眼前。

    这个吕绮玲,莫不是和自己在龙湫戏水那个?

    刘循决定亲自前往一看,果然,演武场上,一个女扮男装的身影正在不断跳动,不是吕绮玲还能有谁?

    家传八荒六合戟使出,场中考生,无一能敌,自然,吕绮玲成了军事状元。

    考文学时,一个叫陈琳的人脱颖而出,此人成名已久,正是汉末最有名的文人之一。

    汉末最有名的文人是“三曹七子”,其中三曹是指曹操父子三人,七子则是指的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人。

    有了陈琳这种顶级文人加盟,以后和对手论战,不用怕了。

    自然,陈琳成了文学状元。

    除了状元外,还有榜眼、探花以及其他的进士、举人多名,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叫华佗的人,医术精湛,被刘循点为科学榜眼。

    华佗从此改变了原本要被曹操斩杀的命运。

    好不容易等到发榜那天,学子们一个个翘首以待,看到自己榜上有名的洋洋自得,名落孙山的捶胸顿足,上演了一出出悲喜剧。

    四大状元全部披红挂彩,鲜衣怒马,在洛阳城中游行一圈,引来无数人的围观。

    特别是那个马钧,原本是个小有名气的工匠,洛阳城中倒有不少百姓认识他。

    这一下乌鸡变凤凰,认识他的人“啧啧”之声不断,羡慕嫉妒恨都有,五味杂陈,难以尽述。

    马钧的成功,给下层百姓看到了通向成功的另一条途径。

    事后,刘循接见了那些考上的人,对他们量才录用,全部委以官职。

    他有一个长远的考虑,准备成立一个学院,长期为国家培养人才。

    思考良久,学院成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东窗书院,一部分叫剪烛书院。

    这次科举考试录取的官员,很多人都任命为书院的博士,刘循自任东窗剪烛书院的院长,陈琳任东窗书院的副院长,马钧任剪烛书院的副院长。

    以后,两大书院培养出的人才,都是刘循的门生。

    他以这种方法把这些人才牢牢地抓在了自己的手中。

    和庞统一番长谈后,刘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人到中年:娱乐圈的悠闲生活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港岛旧事 华娱之我即是天命 赘婿临门:重生农女种田忙 没野心的影帝 让你钓鱼,你钓起了核潜艇? 导演:特效太贵,只好实拍了 香江新豪门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