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棉花糖小说网

棉花糖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空间渔夫 > 第87章:古代货币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87章:古代货币(1/2)

    对照了很多资料,叶远了解到,这些银元都是标准的五十两官银。

    这里的五十两可不是现在的五十两,古代和现代重量换算是有很大差别的。

    古代的重量单位“两”与现在的“两”完全是两回事。

    根本不等於现在的50克。

    同样,古代的“斤”与现在的市斤也完全不同,不等於500克。

    古代的“两”不是一个很严格的标准单位,不同朝代间不尽相同。

    同一时期又有“府平”、“库平”等不同的标准,彼此间有微小

    的差异。

    若拿最常用的标准,与现在的重量单位比较:

    清末的“库平一两”约等於3731克。

    1“斤”等於16“两”,约合597克左右。

    至於现在我们所说的“市斤”500克,是建国以后为了与公斤之间换算方便而重新规定的,与古代的“斤”根本扯不上关系!

    至於清朝末年赔款的问题,可不能拿现在的几千吨白银来类比。

    现在各国都以黄金作为硬通货使用,而白银仅剩下工业、装饰等方面的用途,其实际市价已经大大降低了。

    而在清末,白银是世界很多国家对外贸易的硬通货币,加上当时白银的总量和年产量都比现在少,所以其实际购买力远比现在高的多。

    叶远在找这些资料的时候,也看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古代人是如何找零钱的。

    明清两朝的银本位制,“两”是主单位。

    两以下的钱、分、厘、毫还算常见。

    而丝、忽、微、窍、沙、尘、埃、渺、漠、馍在民间少见。

    这十个汉字作为量词,均是微小的意思。

    汉语中有成词,如丝微、微窍、微漠,以及毫厘、丝毫、尘埃等。

    两以下的十五个单位,均为十进制。

    十丝为一毫,十忽为一丝,十沙为一窍,十尘为一沙等。

    实银子用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没有固定面值,用时得用专门的秤戥子来称量。

    “戥子”是一种相对精准的秤,最大单位是两,小到分或厘。

    除了银子,也用来称贵重的药材、香料、颜料。

    所以,往往达官贵人家才有戥子,甚至由乌木、象牙等制成。

    也有分量固定的铸好的银锭,元朝曾铸过一种50两一锭的大银子,称为“元宝”,也就是“元朝的宝货”。

    后来这个名称就沿用下来。元宝的形状是两头翘起的,为了便於缠在腰上,过去说“腰缠万贯”,就是这么来的。

    也有小一些的银锭,二十五两的,十两的,还有再小的银锞子。

    买小件物品则用散碎银子。银子比较软,用剪子剪了,拿戥子称着用。

    银子的成色也不同,最好的银子称“纹银”,因为表面有皱纹的缘故。差的银子叫“低银”。

    在正常商业普通交易过程中都用铜钱,小钱为半两大钱为五株120个钱为一贯,一般情况下都够用了。

    大额商业贸易才会用银子。如果大额贸易用银子都会去钱庄银楼交易,并且会有专业钱客点验银两。

    至於散碎银子如果在钱庄外用一般的点验都是用呀咬验成色用手掂验分量,另一方面银两的购买力在盛唐时是一两银的购买力为3500钱,宋朝为3000钱,明朝为2500钱左右。

    很多古装戏中有些场景中在小饭馆中吃顿饭,就拿一锭银子付帐的纯粹是瞎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港岛旧事 华娱之我即是天命 赘婿临门:重生农女种田忙 没野心的影帝 让你钓鱼,你钓起了核潜艇? 导演:特效太贵,只好实拍了 香江新豪门 港娱的人生模拟器 提瓦特:我的眼里有弹幕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