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棉花糖小说网

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 > 第156章 弹劾的艺术(2)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6章 弹劾的艺术(2)(1/4)

    “四十六岁的确是一个官员,尤其是北宋时期官员的黄金阶段,这一点不要怀疑。

    更加不要拿那古人平均年龄说事儿。

    因为当年提出这个论据的先生呢,他是个什么身份已经不可考了,但是能够找到的是他一共登报发表了两篇文章。

    另一篇...他是谈论互联网的。

    虽然我并不能说玩历史的人说不得互联网,但是一个人要兼修这两个方面,并且要做到精深,这的确是有点难。

    再者说,他也不过是说到了前朝罢了,并非是有多少的论据。

    如果你真要论这个的话。

    汉末有个家伙三十六岁的时候去世了,然后人们对他的评价是英年早逝。

    我想你三十六岁的时候没了,你也不会觉得这还是英年....

    因为夭折率太高,所以导致了这个所谓的平均率,如果真的要说。

    古代是以六十五岁到七十岁之后,才开始又朝廷恩养。

    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活到六十五了,或者活到七十了,你就可以在家领国家养老金了。

    这个人数不会太多,但是也绝对没有你想想的那么少。

    毕竟汉末时期又关於年龄的专门记载,尤其是对於老人,管宁活到了八十,他愣是没上榜....

    所以说,作为待遇还不错的官员,四十五岁到五十岁,那绝对的当打之年。

    而在这个黄金年份,包拯全部在做财政类官员,这给了他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让他能够明白了大宋的官场之中的官员们是怎么玩的。

    为他日后长达七年的监察御史工作提供了最好的素材和经验。

    在评书之中他是一个为民伸冤,屡破奇案的形象,但是现实之中他虽然没有评书之中说的那么神奇。

    但也并非是捕风捉影,因为他在地方上确实是为百姓请命,担任监察御史的时候也的确是不畏权贵。

    在担任监察和权知开封府的时候,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内官外臣,他是一个都没放过,谁有问题那就往死里弄谁。

    导致了这些人都非常惧怕包拯。

    将他比喻成黄河水一样清澈....

    嗯,对,那个时候黄河水还真不浑浊,当然这话你现在听就是骂人了。

    宋史记载,包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在百姓的口中,他不是那包青天,他的外号叫做阎王老包...

    娘咧,这是杀成杀了?

    就是这么一个家伙,将满朝文武勳贵几乎得罪了个干净的人,让他们全部都惧怕的人。

    愣是成为了大宋仕林里面的常青树。

    作为一个直言敢谏的清官难么?当然不难。

    大的有如范仲淹,王安石,小的苏轼陆游,他们都是如此。

    但是做到他这一步的那是真不容易了。

    有背景的苏轼和陆游都被折腾成狗了,范仲淹王安石也是起起落落,看看人家老包。

    亲爹就是一个虞部员外郎,再捯饬上去,那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了。

    就这么一个身份背景,就这么一个性格,他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就是他的规矩,我只做我规则范围之内的事情。

    包拯无论是惩治权贵,还是弹劾朝中奸佞,甚至他喷顶头上司宋仁宗一脸吐沫星子也罢。

    那都是他在担任监察御史亦或者是他担任权知开封府的时候做的。

    那个时候他就是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人到中年:娱乐圈的悠闲生活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港岛旧事 华娱之我即是天命 赘婿临门:重生农女种田忙 没野心的影帝 让你钓鱼,你钓起了核潜艇? 导演:特效太贵,只好实拍了 香江新豪门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