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棉花糖小说网

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 > 第120章 朱棣的是非功过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0章 朱棣的是非功过(1/2)

    “其实在朱棣杀了方孝孺之后,他有没有后悔,这个应该是没有,但是朱棣也是一个很有气节的家伙。

    不管他是因为自己的安全感,还是为了什么,他都做出了一件事实。

    那就是他的确是个很不错的君王。

    他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比如他是因为削藩这件事情而奋起反抗的。

    但是呢,他当上皇帝之后,也在干一件事情。

    那就是削藩!

    明成祖即位伊始,不仅恢复了诸王的王爵,还对他们大加封赏,这个十万锭,那个八万锭,这是为了巩固他的皇权。

    但是等到他地位巩固之后,他就开始撕破脸了。

    迁徙边疆要地的藩王於内地,削夺藩王的护卫,废黜藩王为庶人!

    比朱允炆这个家伙来说,朱棣那就是狠辣多了,做事雷厉风行,又快又准。

    将宁王朱权的封地由大宁迁往南昌,谷王朱橞由宣府重镇迁到长沙,辽王朱植由广宁重镇迁到内地荆州,韩王朱松封地由开原迁到平凉。

    代王、岷王、辽王及朱棣同母弟周王的护卫均被削夺,将他们的兵权废了。

    齐王朱榑、谷王朱橞最后还被废为庶人,力度可以说是很大的。

    同时恢复了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设立东厂,合称厂卫,监察天下。

    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并且出现了可以初步参政的司礼监雏形。

    这一点其实宣宗就有点被拖累了,毕竟他爷爷当年起带头,太爷爷在的时候因为对唐还是有些了解的,所以那个时候宦官还被压制。

    但是在永乐时期,他们慢慢就已经开始放松了。

    同样正所谓有得必有失,朱棣的另一个说不清好坏的问题就是内阁。

    大家都知道的是朱棣善战,而去常年亲自出征,这就导致后方需要朱高炽来监国,同样也需要有人辅佐。

    而六部如果直接交给朱高炽的话,别说朱棣了,朱高炽这个胖娃娃都不敢接下来。

    那么提高内阁的实际权力,从而保证朱棣的魏文昂这并不是什么问题。

    后人出现了内阁架空皇帝,这事儿你可以在这里刨根,但是你不能说这是朱棣的问题。

    至於刑律之上,审慎用刑,复行死刑五复奏,还有恢复洪武时期的严苛律法,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毕竟还是那句话,朱棣不是法学教授,不是律师,不是法官,他是皇帝。

    他所有的行为,无一例外都是要优先服务於一件事情,他的地位。

    他为什么常年领军在外,去征战塞外,他不是贱,也不是穷兵黩武,他是需要用这种办法去保证自己的最大力量也是最大的依仗。

    同样的道理,无论是恢复他爹的严苛还是后期的审慎用刑,复行死刑五复奏都是为了他的皇权而服务罢了。

    同时,也和劳民伤财啊,压迫百姓啊,并没有关系。

    而真正要说的一件事情反倒是他最得意也可能是最让朱高炽骂娘的迁都了。

    明朝皇帝有气节,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当然是好事,这是我们夏国人的骨气,从私心上来说,朱棣选择去北京定都,那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只不过所有事情都是有代价的,尤其是这种迁都。

    好处自然是有很多,无论是发展了这座城市,还是说稳固了他的地位,甚至是那充满了气节和节操的话语口号。

    这当然都是好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港岛旧事 华娱之我即是天命 赘婿临门:重生农女种田忙 没野心的影帝 让你钓鱼,你钓起了核潜艇? 导演:特效太贵,只好实拍了 香江新豪门 港娱的人生模拟器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