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棉花糖小说网

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贞观国祚 > 第185章 鹤立鸡群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85章 鹤立鸡群(1/2)

    房玄龄奏言:“今阅武库甲仗,胜隋日远矣。”李二曰:“饬兵备寇虽是要事,然朕唯欲卿等存心理道,务尽忠贞,使百姓安乐,便是朕之甲仗。隋炀帝岂为甲仗不足,以至灭亡?正由仁义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宜识此心。”

    通过和尉冲恭等人的闲谈,萧冉这才得知李二为何突然要摆出这么大的阵仗来南山了。

    文管们又想削减兵部用度了,房玄龄甚至上奏说武库的兵器铠甲已经远超前隋了,出人意料的是这次李二并没有反驳,反而十分赞同这番话,整修兵器防御寇乱,虽然是紧要的事情,但我要求你们把心思用於治国之道,各自务必竭尽忠贞,使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我真正要的铠甲兵器。隋炀帝难道是因为铠甲兵器不足,才遭到灭亡的吗?正是由於他不修仁义,群臣才会怨恨叛离他。

    这种私下的奏对既然能人尽皆知,说明皇帝和首相已经在某种层面上达成了共识,大唐立国至今,武将地位一直稳压文臣一头,如今是时候平衡一下朝堂上的态势了。

    高士廉被召了回来,李大亮也由武勳转向了文职,甚至尉冲恭都即将被外派襄州担任都督,不但如此,多位老将已经从实权军职转向了虚衔,兵部尚书已经有三位了,更多的是十六卫大将军这种荣誉称号,取而代之的是苏定方,杜君绰这些年纪尚轻,资历尚浅,在军中威望还不高的中青年将领。

    在这个三十岁即可自称老夫的年代,一大把正处於当打之年的宿将提前过上了半退休的生活,外放其他州县当都督还好,如果是脑袋上顶了个刺史的,那就是真的退休了,毕竟李二不会真的让这些只会冲杀带兵的武夫去治理一州之地,更多的,只是一个象征,代表着你可以享受这个待遇,每年还有一笔额外的俸禄发下来。

    不满者当然有之,李世民一边剥夺部分老将军权,一边分化喜欢报团的武将群体,转入文臣者有之,外放都督者有之,被剥夺军权者更是不少,据尉冲恭说,上次朝会差点干仗,可木已成舟,勳贵们的裂痕已经越来越大了…

    萧冉其实明白李二这么做的目地,做为皇帝自然不愿看到手下们一个个其乐融融,同仇敌忾,这会让李二心里感到非常的不踏实,尤其是自己的这些手下大部分都还握有军权,纵观汉代以后的各朝史书,王朝更替大多是由手握军权的勳贵世族推波助澜,就连他李家也是如此,若现在自己想出台一项法令,得经过这个团体同意,而分化打压之后,势必会有人站在自己这一方,如此一来,阻力就会削弱许多。

    有一点让萧冉不明白的是,李二这是准备打压关陇集团了么,这么着急,明明世家这座大山还如芒刺在背,李二这是在玩火啊!

    所以这次把朝会放在南山?想要让所有人看看文治之功?李二到底在南山安插了多少探子,若非有十足把握,怎敢贸然干这种事,想来这次自己很有可能会莫名其妙的得罪一大半勳贵,人家兰陵侯也是武侯出身,如今转了文职之后不是也干得有声有色?一个个胡子一大把了连一个少年都不如?

    望着正在训斥自家子侄的武将们,萧冉陷入了沉思,即便自己不在朝堂,却仍然会被朝堂刮过来的罡风所摧残,还有胡萝卜的消息放出去后,今天李二居然连问都没问一下,按理说这种高产作物应该会让粮食贫瘠的大唐沸腾才是,总不能因为不是主粮就不上心吧?

    萧冉打算去找个明白人问问,今天发改委的手下都在岗位上,就是为了方便文武百官各自参观时有个知深浅的人做向导,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萧冉已经提前打过招呼,若想知道胡萝卜究竟在这些官员当中有何反响,只要去一趟地里就知道了,就不信你们真的坐的住?

    打定主意后,萧冉便立刻动身往新开垦的实验田走去,路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人到中年:娱乐圈的悠闲生活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港岛旧事 华娱之我即是天命 赘婿临门:重生农女种田忙 没野心的影帝 让你钓鱼,你钓起了核潜艇? 导演:特效太贵,只好实拍了 香江新豪门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