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棉花糖小说网

棉花糖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30章 苏良受赏,老泰山催生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0章 苏良受赏,老泰山催生(1/2)

    第30章 苏良受赏,老泰山催生

    “始皇帝。”苏良脱口而出。

    赵祯微微皱眉,道:“秦皇暴政,嗜杀戮、重刑罚、大兴土木,致民不聊生,实乃天下第一暴君,怎可称得上千古一帝?”

    赵祯对苏良的答案完全不赞同。

    “那官家以为,谁算得上千古一帝?”苏良反问道。

    “朕以为自是唐太宗李世民,其二十四岁平天下,神武如魏祖(曹操),对外开疆扩土,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创贞观之治,又有万国来朝,除玄武门之变有所瑕疵,几乎算得上亘古未有之圣君。”

    苏良听到此话并不意外,因为他已经猜到了。

    赵祯一直都有御驾亲征的梦想。

    可惜次次都因无子困在汴京城,自然崇尚十八岁便能领兵打仗的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后,以文治天下,广纳贤才,厚待儒士。

    更是与大宋的祖宗之法相契合。

    而始皇帝则是以法治天下,过於严苛,与大宋历代君王的治国之道截然相反。

    故而,赵祯的理想型自然是李世民。

    苏良接着道:“唐太宗文治武功,冠绝天下,唐三百余年基业,又以贞观之治最盛,确实亘古未有。论一朝荣耀,唐太宗或许不弱於始皇帝,但若考虑对后世的恩泽,显然始皇帝大焉。”

    “唐太宗之功绩,利在盛唐;始皇帝之功绩,利在千秋。”

    “若无始皇帝统一华夏,令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多国割据之战恐怕会延续到如今。

    “若无始皇帝筑长城、扩疆土、北攻匈奴、南平百越,恐怕我华夏之中,多被蛮夷侵占,礼崩乐坏,处处都是野蛮剥削,哪会有读书人的盛世!”

    “若无始皇帝开创封建王朝郡县制,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奠定华夏政治制度,哪会有汉唐之盛,我大宋之兴!”

    ……

    苏良一口气,罗列了数条始皇帝的功绩。

    所有论证,皆是放眼千年,以长远眼光论始皇帝功绩。

    赵祯微微点头。

    这样一比,确实是始皇帝更胜一筹。

    “当然,人无完人,圣人尚且难以完美,更遑论系天下命运於一身的帝王。臣以为,有些功过是非,在当下看起来或许很有问题,甚至遭到多人反对,但千百年之后,凡有利於千秋之事,后世自有公论。比如:始皇帝之长城、秦直道,隋炀帝之大运河!”苏良最后总结道。

    苏良最后的总结,其实带有暗示之意。

    宋真宗与辽定下澶渊之盟,赵祯去年与西夏和议。

    本质上都是担心战争会劳民伤财,最后落一个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名头。

    所以,他们厌恶打仗。

    殊不知,这样很短视。

    若赵祯知晓八十余年后靖康之变发生。

    皇帝被掳,大量皇族、后宫妃嫔、朝臣等三千余人受尽屈辱,令整个大宋都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他绝对不会这般仁慈,以为花钱就能永保平安。

    当然。

    苏良也没想着一次经筵讲学就能让赵祯脱胎换骨,变得强硬起来。

    改变思想,必须要细水长流,在潜移默化中,将赵祯打造成处事强硬的帝王。

    这场经筵讲解足足聊了两个多时辰。

    直到内侍提醒天色已晚,赵祯才停了下来。

    赵祯是一位能虚心接受各种建议的皇帝。

    苏良的想法很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茶修闯仙途 斗破:重生古族,开局截胡萧薰儿 在无限世界里艰难求生 LOL:我夺冠了,你什麽冠军? 快穿:绝嗣男主被好孕娇娇拿捏了 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 旧日传道者 七界之都 八零小娇媳:嫁老男人当后妈养崽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