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棉花糖小说网

棉花糖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64章 乔迁新居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4章 乔迁新居(1/2)

    第64章 乔迁新居

    “来,先把这张条案搬进去。”

    “那边仔细着些,别把王老爷的书给弄洒了。”

    “说你呢,看路看路,搬东西要看着路。”

    新房之中佣人马婆子以及作坊中来帮忙的工匠学徒忙得满身是汗,连带王金贵等人也是跑来跑去。

    王文龙终於找到满意的住宅,房子位於福州丽文坊,院子不大,前后只有两进,但是临着大街还有一排三间铺面,前店后厂,非常方便做生意。

    这屋子原本的主人也是建阳人,就是做印书生意的,挣的盆满钵满,年老想要还乡,急於把房屋出售,只不过一口价六十两,喊价太高没人敢拿。

    丽文坊过一条街就是福州贡院,周围遍布着福建官学的文教衙门,大量的读书人往来自然使得丽文坊成为福州印刷业中心,周围书店就有十几家。

    从泉州忙碌回来,王文龙来丽文坊看了一次就决定入手。

    他想要在福州开设蜡纸油印的原料作坊,这里也是最佳地点。

    王文龙之前一直住在徐学聚府中的偏房,虽然徐学聚有钱,但是他的房屋都是朝廷宿舍,在外围观也不好另外购置住宅。

    朝廷分给他的房舍住他一大家子人都有些逼仄,王文龙回到福州之后就觉得居住条件不好,於是趁着空闲赶快买房搬了出来。

    ……

    忙活了大半天,终於将搬家的事情弄完,又把赏钱给了来帮忙的工匠学徒,王文龙这才能坐下来吃一口饭。

    “老爷,伯爷伯母,看合不合口味。”

    马婆子系着个围裙把做好的饭菜端上桌子,张氏则悄悄在一旁盯着她。

    马婆子是王文龙找牙人介绍请来的帮佣。最开始张氏是建议王文龙在家里买几个奴婢,但是王文龙没同意。

    明代开国之时又恢复奴隶制度,奴婢不是雇佣关系,而是身家性命全都属於主人,只要自己的名户挂在主人家门下,奴隶哪怕做生意挣了钱也要全部送给主家。

    开国之时朝廷对於蓄奴还有限制,朱元璋规定公侯家可以有奴婢二十人,一品官员十二人,三品只剩八人,不过还没过洪武朝这限制就成了一纸空文。

    到了此时大户人家的奴仆往往数以千计,甚至连稍有家产的小地主也开始蓄奴,晚辈分家产的时候,分完房屋牛马,奴隶的所有权也可以互相划分。

    法律上主人可以完全拿捏奴隶,但是因为奴隶和主人的绑定关系,豪门的奴隶仗势欺人也是无比常见。

    这年头只要有人获得功名,往往就会引得生活无着之人投靠为奴,投靠的目的当然不是当牛做马,而是要找一个出身机会。

    王金贵张氏两老觉得王文龙现在是个监生老爷了自然也要开始蓄养奴仆,可是王文龙却敬谢不敏。

    他现在家里就自己一个人,招来那么多奴仆根本压不住,天天在家中勾心斗角不得活得累死。

    所以王文龙最终只选择雇佣关系,而且直接开出了顶格条件,每月给三钱银子,还包吃住。

    这是非常高的待遇,这年代人家请婆子普遍不可能给到和壮劳力一样的工资,给吃给穿逢年过节送点礼物就算不错,所谓礼物也无非是两块干净毛巾一双新鞋而已,至於工钱,一年到头不知道能不能有一两。

    而王文龙给奴仆的待遇是一年能往家里面拿回三两多银子,已经顶得上小半个壮劳力。

    因为王文龙开的待遇这么高,直接引起一些人争抢,还有人走门路往王文龙这里送礼,想要让自己家的婆娘到王文龙这里来做工。

    最终王文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人到中年:娱乐圈的悠闲生活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港岛旧事 华娱之我即是天命 赘婿临门:重生农女种田忙 没野心的影帝 让你钓鱼,你钓起了核潜艇? 导演:特效太贵,只好实拍了 香江新豪门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