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棉花糖小说网

棉花糖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15章 王文龙改戏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5章 王文龙改戏(1/2)

    第15章 王文龙改戏

    第二天一早,王文龙早早便起来洗漱,之后就和高宷府上的下人一起吃饭。

    最冲到明代中期南方的自耕农就能吃上一日三餐了,虽然吃的寒酸一些,但这也是生活条件优渥的表现。

    高宷的府上来来往往有上百人,王文龙观察大概是粗使的丫鬟奴仆自有吃饭的地方,他则和林世卿李八斤还有几个亲随一起坐在一桌吃,吃的食物也挺精致,早餐有油条,加了洋糖的甜馒头,还有一碗加了些海米的锅边糊。

    在餐桌上林世卿端着饭碗,缓缓的吃着,李八斤等人则是一手油条,一手馒头,把装锅边糊的碗放在正面前,左一口油条右一口馒头,三两口就解决掉一个馒头,然后低下头大口的喝锅边糊,还用舌头伸进碗里去舔底。

    几人刚吃了一会儿,林世卿就把汤碗丢下,颇为自得的说道:“我还要去给公公办事,没时间继续吃了。”

    看着他昂首挺胸的走出去,身后的李八斤等人都忍不住低声用福州话骂他装相。

    王文龙刚刚吃完饭,正准备回屋,休息一会儿,就见一个长班急急忙忙跑来。

    “王老爷,公公叫你呢。”

    王文龙连忙跟着他一起来到花厅,却见花厅中央站着两个戏子,正在咿咿呀呀的唱曲。

    高宷正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听戏,林世卿则在一边坐着相陪。

    高宷抬眼看了王文龙一下,又指指边上的凳子,王文龙连忙坐上去,陪高宷一起听戏。

    王文龙听了半天发觉这戏曲的唱词挺熟,仔细一寻思,原来高宷听的是昆曲,唱的内容应该是《牡丹亭》。

    不过听了一会儿,王文龙却是微微皱眉,这些人唱的《牡丹亭》好像和他后世艺术赏析课上学过的版本不一样。

    怎么说呢……难听了不少。

    王文龙回想自己前世在艺术赏析课上他们那位正经学昆曲出身的老教授介绍的内容。

    《牡丹亭》是文人戏的代表,虽然用的是剧本的格式,但是汤显祖是按小说那么写的,怎么美怎么来。

    可这就导致《牡丹亭》词曲剧本极其精美,但是演唱难度非常大。

    后世四百多年的演出尝试基本已经证明,《牡丹亭》想要搬上舞台,必须大规模修改。

    而改《牡丹亭》又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既要保持原剧本的韵味,又要符合戏曲舞台的要求。

    明清两代的文人、近现代的知名导演、编剧都对这出戏发起过挑战,改编出了许多版本。

    当时他们课上听的白先勇版昆曲《牡丹亭》就是总结了各种改编版之后做出的一个比较受接受的版本。

    王文龙想起:汤显祖写《牡丹亭》好像就是万历二十六年的事情,现在才万历二十七年,这剧本才写了一年,根本没时间改。

    怪不得现在演唱的这出牡丹亭如此寒碜。

    站在花厅中央的戏子唱的磕磕绊绊不光是王文龙听出来了,高宷听的也是连连皱眉。

    只有林世卿忍着尴尬,继续摇扇子。

    “停下停下,”过了一会儿,高宷终於是忍不住制止了两个戏子继续唱下去。

    他看向林世卿:“你这戏练了这么久,就改成这模样?”

    林世卿道:“公公,这牡丹亭实在难改,学生费尽心力,又询问了不少曲家,改成这样已经是颇为难得了。”

    高宷一皱眉,看向身边的王文龙道:“王文龙,你听过昆腔没有?伱听这戏唱的怎样?”

    王文龙道:“回公公,牡丹亭这剧本我在建阳也听说过,据说确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斗罗:龙王传说之紫皇声鸣 斗破:炎帝算什麽,不也得叫我哥 遮天:开局订婚火麟儿! 人到中年:娱乐圈的悠闲生活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港岛旧事 华娱之我即是天命 赘婿临门:重生农女种田忙 没野心的影帝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