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棉花糖小说网

棉花糖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回到史前当野人 > 七十四 新生

底色 字色 字号

七十四 新生(1/2)

    令女人们感到意外的是,懂得治病疗伤、能够熬制出安胎药水的林竟然不会接生。

    想到她尚未成年,又觉得情有可原,族人们总是会因为她的身高和博学而忽略她的年龄。

    在去年冬季的部落大会上受孕的女人,她们已经彻底停止生产活动,专心等待临盆。

    每年的春秋两季都是生育的高峰期,有时甚至会碰上数个女人同一天临盆,为了使产妇得到充分的照顾,为了保证新生儿顺利诞生,部落里的每个女人都要学会接生。

    也只在这几天,孕妇们享有男人们这辈子都不可能享有的特权,她们不必劳动,可以指使任何人替她们效劳。

    在生育这件事上,男人们无权过问,更严禁干涉,不仅如此,每当部落里有女人临盆,他们必须离开洞穴,如果不幸是在夜晚,那么他们就只能在洞穴外的空地上度过漫漫长夜。

    但这个秋天的情况有变,林郁告诉族人们,可以在她的木屋里接生,并宣称女娲大人会守护每一位将要生育的族人。

    女人们高兴极了,男人们同样高兴,这意味着他们不必再因避讳而离开洞穴。

    张天很贴心地用烧制出来的红砖在木屋里搭建起一座火炉,供女人们取暖,且不用担心会烧毁木屋。

    以兰花为首的几个年纪较大、接生经验丰富的姨妈不再外出采集,她们留守洞穴,照顾产妇的起居,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生儿的到来。

    男人们更加卖力地狩猎,从早到晚不间断地烧制陶器。

    最初烧制的一百个碗,碎了接近一半,男人们自觉面上无光,於是苦练手艺,再加上张天做出了简易的陶轮,靠着轮盘的转动盘筑陶坯,即便是不善此道的虎头,也能把陶坯捏得均匀有致,良率日渐提升。

    张天原本只是打算烧一些陶器去部落大会交换物资,然而历史的洪流是挡不住的。

    越来越多的陶器被批量烧制出来,锅、碗、瓢、盆……获取不易、容易腐坏变质的兽皮水袋很快就被水瓮取代。

    但水袋并没有就此被淘汰,和水瓮相比,水袋的优势在於轻便、不易损坏。

    张天将这些水袋保存起来,等到迁徙那天,它们将随族人们一起踏上征程,而这些陶器将被留在这个洞穴,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或许在尘封万年以后,会迎来重见天日的那天。

    张天还用红砖在洞口附近砌起一座灶台,以便林大厨发挥她的厨艺。

    终於迎来这一天。

    整个早上,薄荷姐姐都处於产前的阵痛期,或许是因为初次怀孕,她的疼痛感格外强烈,痛苦的嚎叫响彻洞穴,除了兰花等几个姨妈,林郁也要留下来,学习如何接生。

    男人们见此情景,便早早地进山狩猎或下河钓鱼去了。

    姨妈们把薄荷抬进温暖的木屋里,负责采集的女人们在离开之前都到木屋里露了个脸,鼓励几句给予精神支持。

    等到午后,薄荷的阵痛开始加剧,林郁让她喝下用野山药的根熬制的汤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虚滋阴、纾解痛楚。

    但随着太阳一点点朝山头落去,薄荷的宫缩越来越剧烈且密集,她躺在用茅草和兽皮铺就的床上,紧紧抓住兰花的手,全身汗湿,痛得直扭身体,尖叫声几乎没有断过。

    洞穴里,阿妈的神色没有太大波澜,心却揪了起来,尽管这些年听多了凄厉的哀嚎,也见多了生离死别,但直到今天,她还是做不到坦然处之。

    她望向逐渐暗淡的天空,为她可怜的孩子祈祷。  孩子们也停止了活动,不安地坐在篝火边,搓着小手。他们望着洞穴外的木屋,每当有人想要开口说话,就被薄荷的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人到中年:娱乐圈的悠闲生活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港岛旧事 华娱之我即是天命 赘婿临门:重生农女种田忙 没野心的影帝 让你钓鱼,你钓起了核潜艇? 导演:特效太贵,只好实拍了 香江新豪门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