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 这苦日子我们过够了(1/2)
将卢生侯生二人藏起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周青臣。曾几何时,他对於秦始皇还是很推崇的,直到半年以前,他被逼烧掉了一本书。
那是从他祖上一代代传下来的,由子夏的后人和学生多番整理编撰,记载子夏言论的一本古籍。
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是孔子晚年的学生,一天子夏问孔子,《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一句应该如何解释?孔子回答,绘事后素!子夏附和,礼后乎!
孔子只是举了个例子,无论多么色彩丰富的绘画,都要画在朴实无华的丝绸上,子夏举一反三,直接得出结论,必须先怀有仁德之心,才会有礼的产生,就这样领悟到孔子思想的精髓,得到孔子和其余学生的一致称赞。
或许就那次以后,致使子夏开始追逐,比仁德之心还要更先存在的东西,反而将礼抛於脑后,被孔子告诫,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不仅聪明,而且聪明得独树一帜,这让子夏在孔子的学生中颇具名气。
后来孔子去世,孔门内乱,直接分为八家。
子夏不愿为其所扰,便前往魏国的河西学府教书育人,并教出了吴起、李悝这样的弟子。
吴起创立出赫赫有名的魏武卒,以五万便打败了秦国五十万大军,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后来又到楚国做令尹,使楚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甚至大败魏国,马饮於大河。
李悝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担任相国后不仅使得魏国迅速走向富强,成为当时第一霸主,而且还留下了一部《法经》,直接引导了秦国的商鞅变法。
虽然这两人一个是兵家,一个是法家,但从中也能看到子夏的影子,其已然不再局限於追求克己复礼,而是与时俱进,提出了一套延续和拓展了儒学正统的理论。
这套理论多方流传,后来被整理成书籍,其中一本就到周氏,最后传到了周青臣手中。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他也是谨记书中的教诲,在听闻皇帝广邀天下博学之士,想尽办法进入博士宫,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重用,将让这套理论发扬光大。
谁知去年皇帝过了寿辰之后,就下达了焚书的诏令,原本他还想着自己那本古籍理念与皇帝的治国理念多有重合之处,怎么都不可能在焚烧的范畴之内,直到廷尉府带人闯进他家,不由分说地把枷锁套在他一家人的身上。
那天他亲自烧掉了那本视若生命的古籍,这才把家人给救下来,但他父亲却一病不起,找遍了关中所有的医者都无济於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情一天比一天重。
后来他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方士卢生给找了来,做了法事,喂了符水。
谁知这么一搞,还真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救命之恩,再加上对皇帝的怨恨,在皇帝开始审查诸生时,他便将四处逃窜的卢生侯生二人藏到了家里。
知道这事的,除了他家中至亲,也就只有淳於越,谁让他刚开始就被淳於越发现,也幸好有淳於越的帮助,才能一直藏到现在都不被发现。
如今淳於越问起,他也是点了点头,然后疑惑地询问道:“淳於博士何以问此?”
淳於越将扶苏的想法和盘托出,并问道:“这事你怎么看?”
“还是回去问问他们二人的想法吧!”
两人一拍即合,当即乘坐马车来到周青臣的府上。
经过前院,走廊,一直来到柴房,挪开上面的柴火,将一个盖子打开。
这里原来